喝瓶装水可致癌?谣言!
天气渐热,买来解渴的矿泉水,瓶子可能致癌?近日,一则“喝一口,就会致癌”关于瓶装水对人体有害的消息在朋友圈流传,文中称几乎所有瓶装水都含有微小的塑料颗粒。很快,该条朋友圈内容被删除。对此,有专家表示,这一消息纯属谣言,微塑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目前还没有发现微塑料的可见性危害。
近日,一则“喝一口,就致癌” 关于瓶装水对人体有害的消息在朋友圈流传。记者看到,该文所称引用了BBC的报道,对主要品牌的瓶装水进行的测试发现,几乎所有瓶装水都含有微小的塑料颗粒。该文还提到,塑料瓶中常添加的塑化剂中含有可疑致癌物邻苯二甲酸酯,会透过饮水、食物链等途径摄入体内。此外,还列举了某大学生物与化学系教授关于“食物在加工、加热、包装、盛装的过程里可能会造成塑化剂的溶出且渗入食物”,使文章更加增添了几分“权威性”。
随后,记者找到了提及微塑料的BBC报道原文,文内相关专家表示,塑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没有证据表明摄取微塑料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研究人员还在自来水样本、海鲜、啤酒、海盐甚至空气中发现了塑料颗粒。有相关食品公司表示目前并没有关于微塑料的规定或关于如何测试它们的科学共识。但这些内容在朋友圈流传的信息中均未提及。
食品行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喝一口,就致癌”一文夸大其词,属于谣言。专家表示,微塑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除了瓶装水中可能含有该物质,还可能通过食物摄入微塑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微塑料的可见性危害。
此外,该专家表示, “喝一口,就致癌”一文中关于塑化剂的言论,存在混淆概念的问题,并未考虑“安全摄入量”与“实际暴露量”两者的比对。塑化剂中含有的邻苯二甲酸酯这一可疑致癌物,包括DEHP、DBP、BBP、DEP等多种化合物,存在迁移到塑料瓶里液体的可能性,但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据悉,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对于塑化剂的安全摄入量在上千微克,相关检测结果显示,每天喝两升水,最多也只摄入几十微克的塑化剂。
对于文中另一大讨论热点双酚A,专家表示,是用 “长期大量摄入”的后果来偷换“含有”的概念。有研究表明,在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已获得安全性认定,在目前出现于食品中的剂量下是安全的。
- 喝瓶装水可致癌?谣言!
- 为救人航班空中放油紧急备降 会造成环境污染吗?
- 别让停车场成为新的污染源
- “坚决不要高耗低效GDP”
- 贴环保标签的矿泉水瓶亮相全国两会
- 春节东海塘游人如织 垃圾随手扔现象堪忧
- 烟花爆竹,光“退”还不够
- 警惕“地条钢”死灰复燃
- 北京发出首张新能源车专用号牌 随机选号比例50选1
- 垃圾分类 一些社区做到了 一些社区“还不会”
- 县域市场大门正在打开 生物质能供热翻开新篇章
- 这些孤木,被谁砍了?
- 房山:“微环评”随时查审批进度
- 环保局原局长把红包当礼尚往来 退休之后锒铛入狱
- 主要反映围填海 抽砂卖砂等问题
- 茂名海关入境牛皮中现疑似有害生物
- 让垃圾分类告别“原地踏步”
- “污染”的火电可以“摘帽”了
- 共享快递盒 能否治得住快递垃圾?
- 外卖环保城市排名 天津入围全国前十
环保舆情网电话:010-51017257 24小时监督电话:13811483238
Copyright@2014 eppow.org Email:webmaster@eppow.org 京ICP备1302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