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生态改善成“候鸟天堂”
冬雪渐渐消融,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扫往日的寂静,候鸟成群北归,几乎将保护区内干枯的芦苇荡“包围”。
三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和繁殖栖息地之一。来自长江流域等地的候鸟往往经由这里飞往俄罗斯境内,也有部分鸟类留下“安营扎寨”,其中不乏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已经在七星河保护区工作10年的科研人员崔守斌从3月中旬开始便每日观测着庞大的候鸟种群。今春,三江平原回暖较早,候鸟到来也比往年有所提前。
“我们今年粗略统计了一下,仅丹顶鹤就飞回来20多只,更别提成群的雁类了,在保护区内随处可见。”崔守斌说。
科研人员对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多年来的鸟类数量进行统计发现,保护区野生丹顶鹤数量由6只增加到30多只,白额雁数量由不足5万只增加到15万只,其他鸟类数量也较过去明显增多。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庞大的候鸟种群缩影。据黑龙江省环保厅统计,近年,黑龙江省珍稀鸟类数量不断上升,其中,三江平原野生东方白鹳数量已由2000年的1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400余只。
“候鸟像是环境的‘试金石’,珍稀候鸟数量增多得益于三江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黑龙江省环保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工作人员卢云峰说。
三江平原地区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为保护候鸟做出努力。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朱宝光说:“东方白鹳喜欢隔绝的自然环境,为了迎接它们回乡,我们早就开始在湿地深处无人区搭建人工巢穴,为它们在这里繁衍提供便利。”
面对“返乡”的候鸟,崔守斌和同事们则忙着加强巡护和投喂食物。“我们要保证候鸟在保护区内不受干扰,同时也要吃得饱,今年已经在保护区内撒了四千斤左右的玉米。”
最新资讯:
- 三江平原生态改善成“候鸟天堂”
- 用最严措施 护长江岸线
- 两大举措助力突破洱海水质改善瓶颈
- 黄河首次禁渔 土著鱼有望在家园无忧畅游
- 植树造林建立京津冀生态屏障
- 植树造林建立京津冀生态屏障
- 从路边观察城市自然生态
- 浙江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
- 济源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守住蓝天青山绿水
- 淄博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
- 戈壁建气田 温暖传北疆
- 护清水 富百姓
- 增绿护蓝 大美生态的海南之路
- 我国地表“绿色”程度增加
- 保护母亲河 共建和谐生态环境
- 保护好水生态资源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 南极之旅:用纯净洗涤心灵
- 塔里木河流域 “四源一干”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 云南发现植物新种乌蒙乌头
- 临沂“河长制”促河长治打造生态沂蒙 改善水环境
每日推荐
版权所有@环保舆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舆情网电话:010-51017257 24小时监督电话:13811483238
Copyright@2014 eppow.org Email:webmaster@eppow.org 京ICP备13020919号
环保舆情网电话:010-51017257 24小时监督电话:13811483238
Copyright@2014 eppow.org Email:webmaster@eppow.org 京ICP备1302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