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对环保督察整改敷衍应付 生态问题仍突出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号消息,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对芜湖市进行下沉督察时发现,芜湖市对部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敷衍应付、推进不力,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生活污水直排板城垾,水体黑臭
2017年9月,安徽省要求芜湖市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但芜湖市直至2018年1月30日才印发市级整改方案。2017年10月以来,市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未对督察整改工作进行过部署和调度。
2018年11月4日至9日,督察组对芜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黑臭水体治理以及边督边改等4个方面整改工作进行了下沉督察,发现当地敷衍整改问题突出,主要问题如下: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不到位,环境隐患明显
芜湖市整改方案明确,全面排查清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排污口、生活垃圾等,于2017年底完成清理整治工作。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也明确,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任务。但2018年11月4日现场检查发现,芜湖市健康路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上游约300米处存在雨污合流制陶沟排灌站,雨天污水直接排入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陆域内存在酒吧、商店、公共厕所等与供水无关设施。
——入河排污口整治不彻底,水体返黑返臭现象多发
芜湖市整改方案明确,2017年8月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全面核查,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措施,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但现场检查发现,芜湖市老城区雨污分流不到位、入河排污口排查不全面、截污不彻底,加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环境。板城垾河道沿线有多处雨水口排放生活污水,采样监测显示,氨氮浓度均在10毫克/升以上,最高达22.3毫克/升。仅保兴垾和板城垾两条入江水体,每天就有近5万吨生活污水直排长江;花津桥、金马门排涝泵站每天约有1万余吨污水直排长江一级支流青戈江。控源截污不到位导致黑臭水体整治流于表面,多条黑臭水体出现反弹,上报已完成整治的46条黑臭水体中,15条存在返黑返臭现象,其中有9条是因为大量污水入河所致。
水体重度黑臭
芜湖市城东片区虽是新城区,但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市城东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万吨/日,收水区域每日污水产生量约3.2万吨,自2016年投运以来,实际收水量仅为9000吨/日左右,且进水化学需氧量仅为80毫克/升左右,收水范围内每日2万多吨污水直排环境。现场检查发现,因管网不通,万春新苑雅苑小区及周边居民区大量生活污水长期溢流进入雨水管网,最终进入北泥西沟,导致北泥西沟等多条水体黑臭明显。
——边督边改敷衍应付,群众信访举报办理不力
群众举报绿洲公司长期异味扰民问题。2017年8月,芜湖市上报安徽省协调联络组称该信访举报已整改完成。2018年11月5日现场检查发现,下风向的金江码头可闻见明显异味;飞灰堆放场所未完全密闭,周边异味明显,现场配备除臭风机但未运行,督察人员检查后才临时开启设备。
- 山西生态扶贫助52.3万人增收
- 生态环境部通报两起违反廉洁纪律问题查处情况
- 上海推出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
- 北京:“双随机”节能监察启动
- 贵州石漠化山区:草草木木都是发展路
- 江苏出台农村河道管护办法
- 海口让公厕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名片
- 社会得绿 林农得利
- 江西奉新查处一家违法洗砂厂
- 污染防治市场需求预计超四万亿
- 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之间如何找平衡
- 汾渭平原空气污染治理面临“卡脖子”难题
- 专家详解“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
- 辽宁“立体防治”外来物种美国白蛾 灾情已完全控制
- 中国大唐:“绿水青山”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 北京加快热泵可再生能源利用 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40万吨
- 打消顾虑 打开“心结” 推进排查整治
- 云岩区宅吉社区开展共建绿色家园植树活动
- 新一轮环保风暴即将来袭 多地启动三大保卫战
- 经济“变绿”开放“向绿”环境“更绿”
环保舆情网电话:010-51017257 24小时监督电话:13811483238
Copyright@2014 eppow.org Email:webmaster@eppow.org 京ICP备1302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