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长体系全面建立 系统治理让千万湖泊面貌改善
资料图:鄱阳湖。 傅建斌 摄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曾经,我国星罗棋布的湖泊之美,从文人墨客留下的数不清的诗词歌赋中便可见一斑。但如今“萎缩”“污染严重”“亚健康”等却成为一些湖泊绕不开的标签。
为改善湖泊生态环境、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2017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18年年底前在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
“目前,我国湖长体系全面建立——全国1.4万个湖泊(含人工湖泊)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此外,还设立村级湖长3.3万名。”1月24日,在水利部召开的全面建立湖长制新闻通气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表示。
数万名新湖长上岗,湖泊之美如何重现?
明确职责+督促尽责 让每位湖长守好责任田
如今,各省份的很多湖岸边都竖有湖长公示牌。尽管各地湖长公示牌的外形不尽相同,但它们有个共同点:都详尽列出了湖泊概况、管护目标、各级湖长及监督电话、管理单位责任人及电话、湖长职责等信息。
一个公示牌,意味着湖长制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田。身为湖长,就要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具体而言,湖长要担负起哪些职责?
记者了解到,湖泊最高层级的湖长是第一责任人,要统筹协调湖泊与入湖河流的管理保护工作,确定湖泊管理保护目标任务,明确各级湖长职责,协调解决湖泊管理保护中的重大问题,依法组织整治围垦湖泊、侵占水域、超标排污、违法养殖、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其他各级湖长则对湖泊在本辖区内的管理保护负直接责任。定期巡湖、排查隐患、打击破坏湖泊生态环境的行为,都是湖长的职责所在。
魏山忠告诉记者,全国各级湖长上岗后履职尽责,实地巡湖调研超30万人次,掌握湖泊情况,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推动落实湖泊管理单位,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开展湖泊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对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改善湖泊面貌,认真守好责任田。
据介绍,2018年,福建、广东等省各级湖长巡湖分别发现问题873个、1098个,并督促及时整改落实。为强化责任落实,河北、江苏、广东等地积极推进湖泊网格化管理;云南省推进洱海环湖岸线和入湖河流岸上、水面、流域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做到无遗漏、无死角、精细化;北京、天津、广东等地明确湖泊管理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湖泊直接管护责任人,负责湖泊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协助各级湖长加强湖泊管理保护。
“同时,各地通过暗访暗查、专项督查、述职考核、通报约谈、问题督办、公众监督举报等方式,督促湖长履职尽责。”魏山忠透露。
专项行动+系统治理 让千万湖泊面貌得改善
冬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斧头湖,数百只小天鹅落脚在湖心结伴戏水,大批东方白鹳、豆雁、白琵鹭等珍稀鸟类在此越冬,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之所以能吸引来这么多候鸟,得益于近年来斧头湖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 甘肃培育十大生态产业 文旅融合“爆发式”增长
- 中国湖长体系全面建立 系统治理让千万湖泊面貌改善
- 湖南努力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 “南宁绿”与“邕江美”的天作之合
- 河北提出乡村振兴“五项突破”主攻目标
- 山西沁县推广生物质能清洁供暖 改造完成4000余户
- 2018年内蒙古开出4.93亿环保罚单
- 三大流域渔业资源量告急 科学设置禁渔期势在必行
- 稻草变黄金:生物质电催化转化实现绿色高效升级
- 甘肃祁连山加大生态保护 北麓草原冬日现绿头鸭
- 寻求生态保护与矿产开发平衡点 青海给出“绿色方案”
- 多方力量携手呵护“中华水塔”青海三江源
- 城市已成人类可持续发展主战场:75%温室气体来自城市
-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保如何发力
- 雄安新区启动今年20万亩植树造林工作
-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首次发布
- 重庆改革环保投融资体制 为还碧水绕青田
- 青藏高原腹地青海三江源建“智慧国家公园”
- 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停伐后上演“王者归来”
- 湖北整治清退非法码头 为长江“留白增绿”
环保舆情网电话:010-51017257 24小时监督电话:13811483238
Copyright@2014 eppow.org Email:webmaster@eppow.org 京ICP备1302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