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督察组第三小组下沉琼海
督察人员顶着烈日检测,后背已经湿透。
中国环境报记者李贤义琼海报道 南海到底有多美?记者近日跟随中央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踏上这片海域。洁白绵软的沙滩旁边,是晶莹剔透的海水,一个个小岛悬浮于墨色的万顷碧波之上,鲣鸟和飞鱼绕着船儿飞跃。
西沙群岛最大的岛是永兴岛,这里的居民将产生的干垃圾压缩打包,定期由运输船运回海南本岛处理,而湿垃圾当地通过垃圾焚烧厂处理,污水要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才能排入大海。
说起这片海域,不得不提起海南省琼海市的潭门镇。在西沙、南沙、中沙海域作业的渔民,九成来自潭门镇。在潭门镇,南海被称为“祖宗海”,当地已有300年的远海捕捞作业历史。这片海域的归属,靠着他们当年的守望得以延续至今。
7号台风即将在海南岛登陆。记者跟随督察组第三小组在琼海市下沉,深入一线,跟随督察人员严查污水直排入海违法行为。
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琼海大部分养殖场位于Ⅰ类生态红线内,有直排海管;区域污水直排双沟溪,进入万泉河。
7月31日,第三小组顶着烈日,在居民小区污水井、排污口进行采样,查看小区管网是否与城市管网连接,管网建设是否到位。
8月1日上午,9级台风如约光临琼海,也带来了倾盆大雨。
台风刚过,第三小组立即出发,带上随身三宝:草帽、雨伞、采样器具,前往琼海市老城区开展工作,查看当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
路上的积水、被台风吹倒在岸边的树木以及水草,给督察工作带来不少挑战。而草丛中的蚊子直往人身上扑,赶也赶不走。一趟下来,督导人员身上到处是包。
第三小组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为了祖国这片蓝色国土,当年潭门镇渔民舍生忘死。今天,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这片海域,守住它的美,让每一滴流入南海的水,都是检测达标的。”
最新资讯:
- 河北:建立监管信息平台 加强建筑垃圾管理
- 云南4部门联合开展“绿盾”行动
- 东莞"生态环境严管区"开启全民监督模式
- 上海把主题教育贯穿于配合督察全过程
- 海南:督察组第三小组下沉琼海
- 甘肃副省长实地调研督办信访投诉问题
- 上海:第一时间现场核查访投诉问题
- 甘肃:一线回访核实信访件办理情况
- 河北万名环保干部进万企
- 河北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 云南重点开展十个领域执法监管
- 济南槐荫区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
- 江苏省政府发布通告明确 长江江苏水域禁止采砂
- 海南:简化调阅 不给基层添负担
- 中国化工:“央企要成为环保标杆”
- 青海:偏远的垃圾填埋场也不能放松要求
- 北京房山利用大数据治理超标车
- 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在贵州引发问责
- 新疆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约为97.68%
- 持续加强水源地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