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水河”蝶变美丽公园 海口市民越来越“亲水”
水体治理后的海口东湖,水清岸绿,风景宜人。 尹海明 摄
沿河两岸新种的红树林郁郁葱葱,河面上游弋着各种各样的小鱼,前来觅食的各种小鸟在河心岛上漫步,早晚休闲锻炼的人群络绎不绝……海口市海甸岛鸭尾溪两岸,是一个绿意盎然、鲜花盛开的街心公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前儿子总是说要去公园玩,现在家门口就是公园。”在鸭尾溪边开小卖铺的佘启芬说,“我在河边生活了20年,以前河水很清澈,大约在2013年前后变得黑臭。现在确实治理得很好。”
海口市民在治理后的美舍河边散步。 尹海明 摄
就在三年前,鸭尾溪还是名副其实的“臭小鸭”。这条位于海甸岛中部,长2.3公里、集水面积为3.05平方公里的小溪流,因为水系周边管网不完善、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不足、河床积淤严重等,水质呈重度黑臭。2016年2月被媒体作为黑臭水体典型曝光。
2016年,海口按照“控源截污、消除内源、活水畅流、生态修复、综合整治”的总体思路,对鸭尾溪实施综合治理。
海口市民在治理后的鸭尾溪湿地公园步道上起舞。 尹海明 摄
据项目方葛洲坝海口水治理公司工程助理陈瑞君介绍,项目通过新建污水管道1210米,布置临时净水站2座,清除污染底泥14万余方,对流动性不畅的桥涵、箱涵进行扩建,新建一座1.1万吨/天处理量的补水泵站,改造原渠化岸坡恢复生态护岸等方式,让“死水”变“活水” ,提高自净能力。
陈瑞君说,2018年后鸭尾溪的水质稳定在地表水V类水标准。鸭尾溪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工程今年4月开工,工程1号标段7月完工建成小型湿地公园对外开放。
与鸭尾溪一样,海口市的美舍河,大同沟,东、西湖,秀英沟等多个水体都曾因污水排入等多种原因成为让人避而远之的“臭小鸭”,如今也都和鸭尾溪一样,建成一个个漂亮的公园。
“臭小鸭”们的蝶变,源起于海南省2016年全省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行动。记者从海口市水务局了解到,目前,海口31条河(湖)治理累计摸排官网522.9公里,全市水体共截流污水直排口668个,铺设截污管网62公里,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1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共11.51万吨/天。
建得好还必须管得好,民众才能长享绿水青山的福祉。
海口鸭尾溪湿地公园一角。 尹海明 摄
“通过这个平台,全市河、湖、库等水体可实时监控,全市1500多名河长可随时监控水体并与民众互动。”海口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周磊向记者展示海口市河湖长信息化管理平台时说,平台联通海口12345热线,民众踊跃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 “臭水河”蝶变美丽公园 海口市民越来越“亲水”
- 河北衡水湖: 悠悠生态万顷波
- 注意!南宁垃圾分类今年扩至所有小区
- “黑科技”助力美丽乡村
- 水表装在污水井里 村民们:水表充值太费劲
- 上海:“彩虹小屋”教你垃圾分类
- 长兴农村垃圾分类有啥妙招?
- 乌梁素海回归
- 黑龙江首个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华丽转身
- 湖北尧治河村:昔日矿区蝶变美丽乡村
- 拉萨垃圾分类大提速 今年底硬件将全部到位
- 贵州:让绿色“织”起多彩生活
- 内蒙古赤峰小庙子村破题农村垃圾分类
- 甘肃以“绿色”身姿站上发展前沿
- 乌梁素海生态治理记
- 北京大兴区7年建设26万亩生态林
- 推进网格治水 河长带头拆屋
- 南宁经开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
- 垃圾“变身”有机肥
- “组合拳”破解商务楼垃圾分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