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骅港的绿色转身
12日上午,刚刚经过暴雨洗刷的河北黄骅港生产作业仍在进行。一艘货轮将要从这里起航,船身与泊位上的岸电系统准确对接,在电能的带动下,巨大的吊机将集装箱吊起装船。
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作为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出海口,昔日的黄骅港烟尘四起、噪声隆隆。靠港停泊的煤炭货轮、穿梭往返的燃油卡车、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给港区环境带来较大污染,使黄骅港成为名副其实的“污染大户”。
针对港口环境问题,河北黄骅港积极探索绿色转型,提出建设“全电港口”的发展策略,推动港口各领域实现电能替代,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将输送货物的燃油卡车更换为“电动卡车+皮带廊”。
去年5月,长14千米的黄骅港输送机管廊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散货码头堆场与后方临港企业紧密连接起来。今年黄骅港又将20台电动自卸车引入港口运输装卸领域,实现了港口货物运输的“以电代油”。
“以往船舶在港口装卸环节怠速运行,用的是辅助燃油发动机发电,这种办法能耗高、污染大。”国家电网沧州供电公司船用岸电项目负责人陈玉江说,“现在有了岸上变压变频电源装置,世界各地的船舶用电频率、电压各不相同的问题解决了,也就不用燃油发电了。”
据统计,目前黄骅港建有岸电设施23套,覆盖港口码头近20个泊位,年可替代电量近500万千瓦时。“电动卡车+皮带廊”物流运输模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3.2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近8万吨。
据悉,今年下半年黄骅港将新增10台电动自卸车和8台电动集装箱挂车,用于港口运输装卸领域。同时进一步加强电能替代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争取年内实现码头岸电设施全覆盖。
最新资讯:
- 河北黄骅港的绿色转身
-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实现“V”形转身
- “再也不被叫‘煤黑子’了”
- 北汽拟构建城市新能源物流新生态
- 贵州在动能转换中“变道超车”
- 三峡集团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
- 亚太地区工商界关注气候变化
- 清洁供热 绿色环保
- 中国钢铁企业塞尔维亚工厂升级改造促节能减排
- 小区自处理污水能力≈一座中型净水厂
- 三峡集团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
- 安徽省垃圾焚烧发电走在全国前列
- 中石化向河南供气12亿立方米 减排效果显著
- 广东第一大岛上矗立的绿色“梦工厂”
- 中石化向河南供气12亿立方米 减排效果显著
- 华润电力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 中国石油: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北大荒集团绿色农作物监测面积达3600万亩
- 方大九钢环保建设:绿色引擎驱动未来
- 中国企业数字技术公益模式首次出海